021-52652800
新闻资讯 您当前位置:信息资讯 > 新闻资讯
SOLIDWORKS 2015:易用激发创新
发布时间:2015/2/3

  SOLIDWORKS 2015版本的功能亮点可以归纳为四个主题:第一、提高日常工作效率;第二、优化工作流程;第三、降低运营成本;第四、应对更多设计挑战。

  易学易用的SOLIDWORKS已经进入其第23个版本。SOLIDWORKS 2014创新日9月在北京举办,全新发布了SOLIDWORKS 2015版本。目前,SOLIDWORKS的品牌收入在达索系统全球收入的比例逐步提升;2月份官方公布全球SOLIDWORKS用户数量为230万,仅半年时间已经突破240万;免费二维绘图工具DraftSight的激活量则超过了220万次。

  SOLIDWORKS 2015版本的功能亮点可以归纳为四个主题:第一、提高日常工作效率;第二、优化工作流程;第三、降低运营成本;第四、应对更多设计挑战。

  MBD甩掉工程图

  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基于模型的定义)是新版本的首要功能。公开资料里对此描述是,“提供带3D PMI注解的无纸化产品样图功能,同时支持eDrawings和3D PDF输出格式。”这意味着SOLIDWORKS这款面向设计的软件将与制造结合的更加紧密。MBD能直接在三维模型里标注所有生产需要的信息,帮助用户用三维模型进行生产制造。

  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用三维软件把产品设计出来后再到车间加工,是通过工程图来进行信息传递。SOLIDWORKS亚太区高级技术总监陈超祥博士对此提出质疑,“是不是我们可以有更好的办法?既然所有的加工的信息已经可以包含在三维模型里面,为什么还需要重新制作一个新的工程图来进行加工?这个工序是可以避免的。MBD就是一个基于模型定义的新加工方式。”


SOLIDWORKS 2015版本中的MBD模块

  MBD采用集成的三维模型来完整表达产品定义信息,详细规定了三维模型中产品定义、公差的标注规则和工艺信息的表达方法。三维模型将成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唯一依据,改变传统以工程图纸为主,而以三维模型为辅的制造方式。具备MBD功能之前的三维模型虽然包含了二维图纸所不具备的形状信息,但是并不包括几何公差、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材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方法等,而这些非几何信息仅靠形状又是无法表达的。

  MBD是不是简单的三维模型加三维标注呢?显然不是。MBD通过以零部件对象为中心把所有的产品设计数据、工艺数据和生产数据组织在BOM结构树上,不仅描述了产品设计的几何信息而且定义了三维产品制造信息和非几何的管理信息。基于一个模型就可获取产品全部信息,减少了对其他信息系统的过度依赖,也使设计与制造厂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不完全依赖信息系统集成而保持有效地连接。

  应用MBD技术后,设计人员不用再生成和维护二维工程图纸,减少了设计工作量,简化了管理过程;同时,MBD以三维模型作为唯一的制造依据,使产品的工艺设计活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工艺开发工作将在三维环境下直接依据模型展开,进行工艺方案制定、详细工艺设计和生成操作过程动画、工艺图解及工艺规程等工艺数据。

  美国的航空航天以及汽车行业已经在推广这一技术。SOLIDWORKS大中华区技术总监胡其登表示,在中国一些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也有很多企业应用MBD生产模式。“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三维工具,不需要再产成工程图就可以把产品制造出来。”“SOLIDWORKS 2015版本的模块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主要为那些有意转向数字化制造或者降低对二维工程图的依赖并最终希望把二维图完全扔掉的制造业的企业提供新的工具。”

  “多产品”源于需求

  产品设计正在向需求和体验转变。不难看出,SOLIDWORKS的产品发展也不例外。达索系统SOLIDWORKS CEO Bertrand Sicot指出,最新推出的SOLIDWORKS 2015中90%以上的功能均来源于用户的需求。依靠达索系统的3D体验平台,SOLIDWORKS今后可以构建出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体验”。“多产品”策略丰富了SOLIDWORKS作为通用软件的功能,帮助用户轻松应对工作上的需求和挑战。Bertrand表示,除完善和加强目前的仿真、流体、塑料和电气等软件包外,SOLIDWORKS会继续向多产品发展。

  陈博士认为,用户在设计开发过程的需求越来越多,功能单一的三维设计软件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多产品”能顾及更多的部门,在部门间更好地协同作业,除设计部门以外还包括电气部门、品质管理、生产、市场、说明书开发等。“我们希望可以用SOLIDWORKS的产品线把所有不同的部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有效的、统一的产品开发流程。”


SOLIDWORKS 2015版本中的塑料模块

  作为SOLIDWORKS2015的一项新功能,用户可以将模型以sat(ACIS)格式导出到常用的AEC应用程序。“目前SOLIDWORKS的功能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传统客户的需求,可是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有哪些新的客户。假如有AEC行业的客户觉得用SOLIDWORKS也不错,就有可能慢慢引导我们多开发一些产品。当然,目前我们的客户还是以制造业为主。”陈超祥表示,SOLIDWORKS产品越来越多,通过销售渠道可能会销售给一些非传统范围内的客户。“我们希望通过现在的产品线可以接触到更多不同的新客户,再由那些新客户告诉我们他们需要什么?所以还是以客户的需求为主。”

  “好的产品能够为企业提供价值,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同样,好的设计工具也能够为企业和设计人员提供价值。达索系统SOLIDWORKS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吴俊杰表示,“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中国制造业企业以创新的方式提升他们的竞争力。”胡其登同样充满信心,“我们不只是提供软件,还要提供更多高级咨询和顾问服务。告诉企业如何将软件与业务的需求与发展关联起来,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制造业企业提供3D数字化研发设计平台。”

  “易学易用”激发创新

  SOLIDWORKS的应用几乎无所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各历史版本一贯的“易学易用”。同时,这也激发了SOLIDWORKS用户及社群的创造力。特斯拉汽车自创立以来一直在使用达索系统的3D体验产品。设计师使用SOLIDWORKS进行起始设计,当造型变得复杂时,改用CATIA进行3D建模以及ICEM Shape Design用于建立A级曲面。

  在创新日上,Bertrand分享了达特茅斯学院学生设计的一款饮料托盘。“在一般餐厅里,饮料托盘很难拿稳,有时候上面的饮料会掉下来。而现在这样的托盘,你可以稳稳的放住杯子和餐具,这样的发明也是用SOLIDWORKS软件实现的。”


达特茅斯学院学生设计的饮料托盘

设计人员都有这样的体验,产品开发过程中充满了反复的修改。而SOLIDWORKS能够在瞬间做出调整,“迅速、轻松地改变托盘上的尺寸,并且能够一直保持设计的原意”。托盘设计者之一Krystyna Miles同学如是说。团队的另一位成员Shinri Kamei在学习中体会到梦想是如何变为现实的,“我们在SOLIDWORKS里建模后进行了强度和耐久性测试,了解到不同类型材料的性能。这让我们在模型里找出了最薄弱的位置,然后修改设计确保托盘具有足够的坚固程度而不会被折断。”

  达特茅斯学院的泰尔工程学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工程专业学院之一,长期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帮助他们运用工程设计才能来解决重要问题。为了实现学院的教学目标,教授们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好奇心,通过技术技能开发和实践性学习调动学生们对工程设计的热情和兴趣,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既生动有趣又有成效。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先决条件就是设计软件应当“易学易用”,这是促使学院5年前决定推广SOLIDWORKS标准化使用的重要动机。

  达特茅斯学院泰尔工程设计院的副教授Solomon G. Diamond博士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吸引、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提供活泼有趣的、令人兴奋的学习环境很重要,而且要让设计工具支持基于问题的经验学习。SOLIDWORKS是学生体验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们在设计软件上的培训时间不会太多,而SOLIDWORKS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被掌握,能够让学生们专注于创新流程,这点与行业的运作流程非常相似。”

  SOLIDWORKS一直非常重视中国的教育市场。从2006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三万个中国学生通过CSWA考试认证。陈超祥表示,“那些学生通过(CSWA)考试认证以后,确实能帮助他们找到比较好的工作。”SOLIDWORKS在中国也把教育看成一项事业来做,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可以用到SOLIDWORKS。

  在中国,4年前SOLIDWORKS就把教育与一般商业运营完全分开,目前已经有14家专门针对教育行业的渠道代理商。吴俊杰认为,“企业要的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面对挑战、打败竞争、最终赢得客户的订单;但是学校老师希望我们能够辅助他们提供教学资源的开发.两者的需求不同,这也是我们把两个渠道分开做的原因。”SOLIDWORKS在中国一直致力于辅助编写专门的教科书,开发全三维教学课件和资源库,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等。“我们做的教程非常畅销,我相信SOLIDWORKS的教育代理商为未来打好了一个非常稳固的基础。”

      对于备受关注的SOLIDWORKS “机械概念设计”,预计2015年下半年会在中国推出。吴俊杰表示,“这个产品是基于达索系统3D体验平台,和我们目前的SOLIDWORKS产品应该会有所不同,我们要吸取欧美的实施经验,希望在中国推广的时候能够尽善尽美,让用户拥有最好的体验。并且为我们之后推广更多基于3D体验平台的产品建立很好的基础和口碑。”

作者:赵龙  来源:智造网—智慧制造—idnovo.com.cn